痔疮剖析 便血,切勿混淆痔疮和直肠肿瘤
医网摘要:


人们往往对“便血”的症状视而不见,容易误诊为痔疮,这种误诊有的是病人的,有的是医务人员的臆测。而往往被忽略的是便血也是直肠肿瘤的前奏之一,据统计,目前我国直肠肿瘤的误诊率在70%-88%之间,目前,它已在肿瘤排行榜中跃居第二位了。在地区,直肠肿瘤的并发率越来越高,它的病死率也跃居前排。 如此让人震惊的数据更应让我们提高警惕。
注意“便血”的危险信号
便血是一种很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症状,有的人不以为然,尤其少量便血患者常常自己误认为痔疮,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十人九痔”。但往往就是这样的观念延误了直肠肿瘤的治疗,可能其中一部分人已被某威胁生命的恶性疾病直肠肿瘤所跟随,主要是直肠肿瘤与痔疮的临床表现有诸多相似之处,如便血、大便次数增多等,在此提醒人们对于便血不可忽视,一定要注意自身有无可疑症状:
●大便带血或出现黑色粪便。
●大便中有脓血或黏液血便。
●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或有里急后重。
●大便形状改变,变细、变扁或带槽沟。
●肛门部或腹部有肿块。
●腹胀、腹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
●原因不明的贫血。
●突然体重减轻。
●发现有多发性息肉或者乳头状腺瘤。
由于直肠肿瘤的初期往往无典型的特征,有的病人只表现为大便习惯性改变和程度不同的便血,因而常常被误诊为痔疮等。实际上便血也是所有大肠肿瘤的早期症状之一,早期量很少,多在大便条的一侧附有新鲜血痕。少数病人在粪便排出后,随之排出较多量滴状的新鲜血液;所以如果有持续的便血,就要作进一步的检查,以排除是否大肠肿瘤引起。
便血,最易混淆痔疮和直肠肿瘤
民间素有“十人九痔”的说法,因此痔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而对于一些曾经患过痔疮的病人来说,大便带血往往容易被误认为是痔疮复发的信号。使直肠肿瘤在痔疮的“掩护”下,不断“生长壮大”,直至发生明显梗阻症才会被确诊。这也让不少麻痹大意的患者错过了肠肿瘤的最佳治疗时间。当然患者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自检对二者与以区分,直肠肿瘤和痔疮症状最大的相似之处就是大便带血,但如果能掌握两者一些基本特征,还是能够区别清楚的。
首先直肠肿瘤的便血表现为持续性、慢性带黏液血便,血色暗红,通常与粪便混在一起,便意频频,有时只解出一些血或黏液而无粪便。如果肿瘤肿瘤离肛门越远,便血发生率就越低。直肠肿瘤约80%有便血。痔疮便血常见的是鲜红的血,不与粪便相混而是附于粪块表面;也可表现为大便前后的滴血,严重的呈喷射状,多在大便秘结时发生。
另外用手指伸入肛门内检查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大部分的痔疮和直肠肿瘤都是发生于手指可以触及的部位。如果用手指由肛门伸入触之,感到内部有一些凸起的小粒则为痔疮。如果感到肠内有菜花硬块或边缘隆起中央凹陷的溃疡,并发现肠腔狭窄得仅能容纳一个手指;检查后,指套上沾有血液、浓液和粘液者,则极可能患上了直肠肿瘤,应该快去医院就诊,以免错失治疗机会。
但考虑到直肠肿瘤的确诊十分复杂,因此建议有便血的病人,无论有没有痔疮,都应定期去医院请医生做直肠或结肠镜检查。发现有痔疮常有的血便等症状时,一定要考虑排除肠道的其他疾病。在痔疮的治疗过程中,如症状长期无明显好转或反复出现便血亦应予以重视。千万别让小小痔疮耽误了对直肠肿瘤等疾病的诊断。
高风险人群应定期检查
直肠肿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肠道恶性肿瘤,它生长迅速,容易转移,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家人有肿瘤病史的人群,其发病率可高出正常人3~5倍之多;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视。有长期便血的;曾经长过痔疮的人;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肛瘘、便秘的也有很高的几率发病。另国际上认为代谢综合征的患者比普通人群患结肠直肠肿瘤的风险高75%。患者一生中都存在结肠直肠肿瘤的较高风险,所以应该坚持结直肠肿瘤筛查。
据悉,早期的直肠肿瘤治疗效果很好,较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更易根治,其5年内生存率可达80%以上。所以对高风险人群定期检查十分重要。
温馨提示:为了方便大家,医院特别开设医生在线咨询服务,为您解答疾病相关问题,并保证您的隐私。
请点击按钮即可与医生咨询相关疾病问题。或拨打健康咨询热线:020 - 6262 2222
本文来源: http://pf.ewsos.com/pxjb/dbcx/20120505/612683.html
责任编辑:liuwei